新生兒照顧指南 |寶寶睡眠怎麼安排?安全睡眠與作息建立一次搞懂(依據 NHS 建議)
- Monicayuhan
- Jul 8
- 2 min read
對新手爸媽來說,最常問的問題之一就是:「為什麼寶寶晚上不睡覺?」或「寶寶白天怎麼一直睡?」其實,新生兒的睡眠模式與成人完全不同。這篇文章根據英國 NHS(國民保健署)的建議,整理出新生兒的睡眠特性、安全睡眠原則與建立作息的小技巧,幫助你更有信心地陪伴寶寶進入夢鄉。

新生兒的睡眠有什麼特點?
新生兒(出生0~3個月)的睡眠有以下幾個特點:
每天總睡眠時間約為 14~17 小時,有些寶寶甚至超過 18 小時。
睡眠是分段式的,每次約 2~4 小時,白天與夜晚沒有區別。
睡眠週期短(約50分鐘),常在淺眠階段出現抽動、皺眉、吸吮等動作,這是正常現象。
寶寶可能睡得很多,但醒來時常常是為了吃、換尿布或需要安撫。
這些都是寶寶大腦與神經系統發育的自然過程,不需要太過擔心。

如何讓寶寶安全入睡?
英國 NHS 對新生兒的安全睡眠提供了明確的建議,目的是降低嬰兒猝死症(SIDS)的風險:
安全睡眠守則:
仰睡是最安全的:讓寶寶仰臥入睡,直到滿1歲。側睡與趴睡風險較高,除非有醫療指示。
與爸媽同室,但不同床:寶寶應睡在自己的嬰兒床中,與父母同房,至少6個月。
使用堅實的床墊,避免柔軟枕頭與被褥:不要放置玩偶、毛毯或枕頭,避免覆蓋口鼻。
維持室內溫度在16~20°C:過熱會提高猝死風險。寶寶只需比大人多穿一層。
使用寶寶專用睡袋:代替鬆散棉被,更安全也較不易踢被。
如何幫助寶寶建立睡眠作息?
雖然新生兒還無法「睡過夜」,但父母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慢慢引導他們分辨日與夜:
白天作息建議:
保持房間明亮、有聲音(自然光、日常對話聲)
白天餵奶時可多互動、眼神接觸
白天睡覺不必完全安靜
晚上作息建議:
降低燈光亮度與聲音
餵奶、換尿布時保持安靜,少互動
讓寶寶感受到「晚上的氛圍不同」
隨著寶寶逐漸長大,會開始有比較長的夜間睡眠,通常從6~12週開始改善,但每位寶寶速度不同,重點是「穩定而溫柔地引導」。

什麼情況需要注意?
若寶寶出現以下狀況,建議與醫師聯絡:
睡眠中出現明顯呼吸困難、喘鳴或嘴唇發紫
睡眠時間極短或極長,且活動力低
叫醒困難或餵奶反應遲鈍
突然改變作息並持續超過兩天
寶寶偶爾的作息變動屬正常,但若伴隨其他症狀,需進一步評估。
結語:睡眠是過程,不是競賽
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。有些三週大就能睡五小時,有些三個月還是會頻繁醒來。關鍵不是「比誰家寶寶睡得好」,而是你是否給予寶寶安全、穩定、被理解的環境。慢慢地,他會學會在這個世界安心地入睡,而你,也會越來越從容。
下一篇,我們將談談「如何觀察寶寶是否生病?新生兒常見警訊一次整理」,歡迎繼續關注這個系列。
Comments